孩子说话晚于别人,很可能是被你耽误了
孩子开始咿呀学语,是每个家庭关心和兴奋的大事。但有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说话早而开心,也有不少家长为孩子迟迟不说话而担心。
前段时间,北京家恩德仁医院儿科门诊来了一位全职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,孩子已经快三岁了,还只会简单的爸爸、妈妈、抱抱、拿拿等简单的语句,马上就要到上幼儿园的年纪,这怎么行?妈妈真的是很焦虑,特意挂儿科王国莲主任的号,来给孩子看看。王主任在给宝贝做了一些基础的检查后,发现孩子很健康,对于医生发出的指令,也都能很快的完成,证明他的智力和理解能力都没有问题。但随后观察孩子与母亲的相处中,王主任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。比如孩子只说了“水”字,妈妈就立刻把水杯递到了孩子嘴边;孩子指了指她的小书包,妈妈立刻知道他是要里面的玩具,然后马上拿出来,放到了他的手上。
在这个观察中,王主任发现原来孩子说话晚很大可能是这位慈爱的母亲给耽误了!那么孩子说话晚,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?下面我们来听听王国莲主任的说法。
宝宝说话的早晚,和智力没关系
临床上很多家长都有这样担心,孩子说话晚,是不是和智力有关?对于这一点,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和智力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,但一岁以后,父母和孩子交流,宝贝没有任何反应的这种情况除外,很多孩子说话晚其实和家庭环境、生活习惯、乃至遗传都有关系。
比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3岁还不怎么爱说话,他的父母一度很着急,直到9岁说话也不是很流利。所以,不能仅仅根据说话早晚来判断智力高低。
那么该怎么预防语言延迟呢?父母其实可以做很多事,来刺激孩子的语言发育。
不妨做个话痨妈妈,但说话语速不能太快
话痨妈妈在孩子语言初始学习阶段还是很有用的比如说,你可以大声的给孩子朗读书本,大声的和他交流。平时话越“话痨”越好,越复杂越好,外语也可以说,增加语言的数量和多样性。参与一些对话阅读,什么叫对话阅读?就是你带着他读绘本的时候,多问他一些问题。比如说星星是什么颜色的?小明为什么没去幼儿园?长颈鹿的脖子有多长?同时注意多解释自己的行为,比如说:奶奶去买菜了,妈妈要去上班了等。
但要注意的一点是,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,没有给宝宝一个充足的反应时间,让他 “听到→理解→回答”。当宝宝下意识地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,这时候他的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,就有可能会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。
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
家人的宠爱,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。想要什么东西,根本不用说话,眼神一瞥,小手一指,家人第一时间心领神会,立马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。习惯了替孩子表达需要,让孩子根本没有使用语言的必要,或者只会用嗯嗯啊啊的语言来表达,他又怎么还能学会说话呢?所以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,哪怕是你已经听懂了,也不要轻易的让他得到满足,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儿童语言的表达。
多倾听孩子的想法,不要着急或不耐烦
在学习语言的阶段,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,少看电视,少玩手机。有些家长过于着急,听到宝宝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就急了,甚至有些不耐烦。其实语言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宝宝对与家长交流有所畏惧,严重时会有自卑心理,越来越不敢说。正确做法是家长就算心里再着急,也不能在宝宝面前爆发自己的情绪,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跟宝宝沟通。
PS:北京家恩德仁医院的王主任强调,宝宝学说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爸爸妈妈们的耐心引导和交流,希望各位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宝宝,多和宝宝有言语上的互动,不要操之过急!
但是如果遇到宝宝在一岁以后,家长和他多次交流的情况下,仍没反应的,很可能是存在其他问题,北京家恩德仁医院建议:及时到医院就诊,查清病因。